“骇人闻见”单字解释
人:基本词义 ◎ 人 rén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侧面站立的人形。“人”是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) (2) 同本义 [human being;person;man;woman] 人,天地之性最贵者也。此籀文象臂胫之形。——《说文》 故人者,天地之德,阴阳之交,鬼神之会,五行之秀气也。故人者,天地之心也,五行之端也,食味,别声,被色,而生者也。——《礼记·礼运》 有七尺之骸、手足之异,戴发含齿,倚而食者,谓之人。——《列子·黄帝》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。——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 (3) 又如:人王(人中之王);人满(人多);人寰(人世);人欲(人的嗜欲);人人言(人的评论);人色(人的正常面色);人头号令(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);人淘里(人群里) (4) 某人;某种人;某些人 [a person engaged in a particular activity] 劳心者治...
见:基本词义 ◎ 见 見 jiàn 〈动〉 (1)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“目”,下面是“人”。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,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。本义:看见,看到) (2) 同本义 [see;catch sight of] 见,视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未见君子。——《诗·周南·汝坟》 利见大人。——《易·乾》 见龙在田。——《易·乾》 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。——《礼记·大学》 见而不见,闻而不闻。——《韩非子·主道》 昨夜见军帖,可汗大点兵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 见两小儿辩斗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 儿童相见不相识。——唐· 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 虎见之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三戒》 歧王宅里寻常见。—— 唐· 杜甫《江南逢李龟年》 (3) 又如:见雌雄(看到结果);见人(见证人);见喜(出痘疹的忌讳说法);见不过(看不惯;见不得);见头知尾(比喻聪明透顶) (4) 进见;会见 [meet;...
闻:基本词义 ◎ 闻 聞 wén 〈动〉 (1) (形声。从耳,门声。本义:听到) (2) 同本义 [hear] 闻,知声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闻耳之聪也。——《墨子经上》 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。——《礼记·大学》 闻佳人兮召予。——屈原《九歌·湘夫人》 夜闻汉军四面皆 楚歌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。——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 闻屏障中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,听其音,铮铮然有京都声。——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(3) 又如:闻声不食(听到动物的叫声就不忍心吃它的肉);闻所不闻(听到从未听过的事情。也说“闻所未闻”);闻风响应(听到风声,便起而响应);闻雷失箸(比喻假借其他不相关的事来掩饰自己的实情);闻鸡起舞(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,夜半闻荒鸡鸣,乃与琨起身舞剑。后世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起)...
骇:基本词义 ◎ 骇 駭 hài 〈动〉 (1) (形声。从马,亥声。本义:马受惊) (2) 同本义 [horse was astonished] 骇,惊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马方骇,鼓而惊之。——《汉书·梅乘传》 (3) 又如:骇驷(狂奔的驷马) (4) 惊骇;惊诧;惊动 [be frightened;be shocked] 录事骇之。——明· 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 骇问。——清·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 虎大骇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三戒》 而所谓庸夫愚妇者,奔走骇汗,羞愧俯伏。——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纪》 (5) 又如:骇汗(因惊恐而流汗);骇浪(骇人的大浪);骇突(受惊而乱窜);骇殚(惊惧) (6) 震动 [shock] 而国人大骇。——《战国策·宋策》 庶人骇政。——《荀子·王制》。注:“不安上之策也。” (7) 又如:骇世(震惊当世);骇俗(震惊世俗);骇惊(震惊) (8) 突发;兴起 [start] 骇,起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言》 (9) 又如:骇跳(暴跳);骇机(突...